二十世纪初,由于摄影技术的发明,现代艺术试图摆脱以写实、叙事为主的古典艺术传统,开始寻找新的艺术表现形式,试图将艺术语言符号化,使其产生另外的表现意义。 但是,由于艺术家的传统视觉意识、正规学院体制教育、审美习惯、以及职业需求,艺术家对表现手段与视觉“心像 mind's eye”之间的思考,成了艺术的现代感区别古典式的个人协调、呈现过程。 尽管他们在表现形式上的追求是语言“符号化”的,而他们所表现和传达的“心像”确是传统“绘画式”的,他们是将传统的绘画通过个人“符号式”的表现手段,构成一种有“现代感”的艺术语言和另外一种讲叙方式。 因此,现代艺术(绘画)有强烈的“符号化”追求,从印象派、后期印象派、立体派逐渐走到抽象艺和达达主义。
第二此世界大战后,现代艺术的传统根基(现代派艺术家们的传统“心像”)开始被新一代的艺术家们置疑。 他们对现代主义的形式主义与传统意识的协调感到不纯粹,开始寻找绝对和纯粹,表现意识和手段的一致,从而将古典艺术传统彻底剥离雕,将现代艺术推向了另一个发展阶段,所谓的“纯艺术”时期,绘画的个人“符号性”演化为符号绘画。
二十世纪七十年代,现代艺术发展到一个“为艺术而艺术”的空洞、枯竭状态,艺术家们开始重新思考“艺术”本身的实质。 美国的 POP 艺术继续从概念上拓延了传统“现代艺术”的发展,除了“艺术平民化”,结合流行时尚,以及艺术商业运作,并且在表现手段上掺入了更多的当代科技和新材料的运用。 行为艺术、大地艺术、装置艺术,丝网版画、涂鸦喷绘、拿来主义、政治波普、网络艺术、T-shirt文化、Video Art、电子游戏、微电影等等,将艺术从美学界定变成了时尚流行文化,从象牙塔中的“阳春白雪”弄成了日常生活里的“下里巴人”。
当然,也有一些“传统”艺术家重新回归到艺术本理,再悟,将传统文化、历史、生活、社会的符号进行新一轮的“绘画性”处理,使艺术还原到绘制和手工艺的“个人天地”,重新找回艺术家“静思”的自我中心。
从现代艺术为了摆脱摄影术对古典写实艺术的威胁,寻找“符号性”绘画语言,到当代艺术家通过符号形象重新探索“绘画性”,艺术完成了一个语言--形式--语言蜕变过程。从摄影对古典绘画的威胁,现代艺术独立于写实传统,到当代绘画对摄影的再演绎,艺术家一直企图给予自己的“心像 Mind's eye" 一种合乎时宜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。 但是,能够做到”心像“表达的最高境界-”得意忘形“,却只有少数”心有灵犀“者方能成之大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