绘画是富于创造性的艺术活动,因此,想象力对于绘画的作用毋庸置疑,而绘画也能很好地锻炼孩子们的想象力。话虽然没错,有时却会给人产生一种误区:那就是,画画唯重想象力,尤其对于孩子而言,在想象力面前,其他能力都不重要。
这就以偏概全了。
我们常说,要“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”,其实还可以加上后半句话:只有越坚实的翅膀,才能飞得越高远。这种坚实,正来自于其他能力与想象力的相辅相成。
观察力和感知力是想象力的基石
为什么画面中有那么多颜色?为什么面对同样的景色,100名艺术家却可以画出一百种不同的笔触和色彩?其原因就在于艺术家有极其敏感的感受力,并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将感受表达出来。
所有想象都是现实世界的折射。因此,对周边世界的感知是想象力的源泉。绘画,作为孩子距离客观世界最近、最直接的一种活动,画画的孩子每天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,专门研究不同的观察方法,并切实对不同的事物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与描述。
比如针对刚接触绘画的幼儿园孩子,葵里ART-1课程几乎每堂课都精心设计了导入。《好动的小鸟》给孩子们聆听动听的鸟鸣声,让他们感受小鸟的活泼动感;《我在跳芭蕾》不仅给孩子们讲了有趣的绘本故事,还给孩子们播放芭蕾舞的画面,让他们仔细观察芭蕾舞姿;《微笑的向日葵》直接用实物的方式,给孩子们更真实的感触……
如此日积月累,孩子就越来越完整越来越细致地观察身边的事物,孩子的感觉就会越来越敏感。
审美力是想象力的方向
画家的画作为什么这么美?不但是因为被画的物品本身就非常美,更是因为画家在作画过程中,还根据自己的审美能力做了优化,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,就是这个道理。
美术课堂会把孩子带到一个美的现实和美的精神世界中去。
为什么葵里提倡室内课堂与户外课堂相结合,经常带领孩子们去参观美术馆、博物馆,并开展写生活动?
因为在这个过程中,孩子们会不断地学习和领略造型美、色彩美、大自然的美、人类创造的美等等。
在ART-2(小学一二年级)及ART-3(小学三四年级)的课程中,葵里还会加入一些大师的临摹课程,比如今年春季课就引入了吴冠中、大卫霍克尼等等。在引导、解析和模仿中,让孩子们领会大师的美学思想。
他们和大师对话,学会鉴赏美;他们和世界对话,学会发现美。通过这个过程,他们发展自己的美感,提高审美能力,陶冶性情,由此再映射到他们的画中。
孩子们的想象力依然可以纷呈,而有了美感的指引,它会变得更为精彩。
造型力是想象力的表达
不管画何种风格的画,造型能力都是画画的基本功。有造型能力,才能想什么画什么,画什么是什么。
孩子的造型能力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对幼儿来说,我们不约束他们的自我表达,不要求他们画什么像什么,但不代表我们在训练他们的造型能力上,不用花心思。
在画恐龙时,我们要求孩子们画出恐龙庞大的身躯和粗短的前肢应该有的比例;画巨嘴鸟时,我们要求孩子们画出又大又尖的鸟喙;画花卉时,我们要求孩子尽量抓住花瓣不同的形状特点,把特点表现出来。
给孩子们适当的引导,逐渐训练出他们驾驭笔的能力,那么,他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和描述出自己内心世界里想到的东西。
造型是想象的语言,而想象会将造型提升为创造,超越为艺术。
画画本身是一种视觉艺术,因此它对孩子能力的培养,必然带着着自身的艺术特质。以想象力为例,学习写作时,承载想象力的是语言;学习音乐时,承载想象力的是旋律。那么学习美术的时候,帮助孩子们最大限度发挥出想象力的,必然是和美术相关的各种能力。
所以,葵里始终认为,想象力的保护和培养固然极为重要,也请不要忘了给孩子们多元化的能力训练,在探索、体验中积累更多的艺术经验,循序递进地加深艺术素养。只有这样,才能给孩子的绘画以及成长,带来更强大的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