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我们先来看看这幅蒙德里安的原作。
用高黑度的黑色实线来勾勒出蓝色的边界,
于是,蓝色就突然浮于画面之上了!
这一色块的分割,并不是通过简单地刷上黑色去实现,
而需要极其细致地勾勒黑色的边缘。
尤其需要注意的是,在画面黑线所构成的十字上,
左边的黑线明显相较上下黑线略微地灰了一点点。
也正是这一点点黑度上的差别,使得黑线浮于灰线纸上,
也就是说,这两条黑线,其实并不全是黑线,
而是一黑一灰的交叠,由此造成了线条的上下叠加!
而在他另外一幅画汇总,
显然对这一黑灰相交的处理更为谨慎了一些。
可以从左数第二条黑线看出,
蒙德里安甚至着重在上下黑线上用了更重一点的黑色来覆盖,
从而使左右的灰线叠加在其下。
还是看不太明白?以为是偏色的错?
那么看这里,黑色的色块由于其黑度之高,明显地与灰线分割开来,
从而在一个画布的平面上,以黑色造出了线和面向内的纵深!
再看这里,相交的两条黑线,看起来貌似只是两条黑线,
但实际上一黑一灰,黑线叠加在灰线纸上,
与上面的手法完全一样,同样造就了画面向内的纵深!
因此,这幅画是立体的,是有纵深的,不是平面的。
这是把绘画做成了雕塑。
黑色是什么?黑色不过是事物、材料的不反光状态。
绝对的黑色并不存在,一幅画面当中的黑色,
只有在它成为了一幅画面当中为最不反光的那一部分时,
才成为了黑色,并开始执行黑色的功能。
而黑色的美学功能,实际上是一种认知上的功能:
它是画面中重量最强的部分,执行着分割画面、给画面增加重量的作用。
而黑又是一种功能:
即便一个灰色远远达不到我们平时意识中的黑度,但它如果执行了黑色的功能,
即,为画面增添重量,分割画面,提炼出纵深等功能,
那么我们也认为它达到了黑的作用。
同时,黑色还存在质地、材料等问题。
每一个黑色,实际上都是专门针对一种材料调整而成,
而这一调整中,又会因其浓度与材料的关系而展现出不同的艺术/认知价值
(温柔、坚硬、冷、暖等)。
现在的科技界已经产出一种vantablack的材料:
这是一种以碳为基础的纳米管材料,可以达到惊人的99.965%的吸光率。
这一吸光率意味着什么呢?
意味着当你把它涂在任意的立体事物上的时候,事物所有的立体感都消失了……
这就是黑作为“事物的不反光状态”的物理属性,
而如何对这一现象加以利用,就要看艺术家的技艺与理念了。